查看: 31|回复: 0

[育儿心得] 你每天都在说的这句话,竟是孩子没主见的根本原因

[复制链接]

223

主题

6

回帖

1135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1135
发表于 2024-6-21 09:54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春天在哪里 于 2024-6-21 09:54 编辑

最近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,她说孩子今年6岁进入幼儿园大班了,一遇到稍有困难的事情就打退堂鼓。

平日里也缺乏主见,什么事情都要问父母:

“妈妈,我今天穿什么衣服?”

“我穿哪双鞋子?”

“我涂哪个颜色好呢?”

孩子习惯于做任何事情都询问别人的意见,没有自己的主见。不光在家如此,在外面玩耍也是这样,总是爱跟着别的孩子,别人做啥他做啥。

有人说,将来有出息的孩子,从小就比较独立有主见;而没有主见的孩子,人生路会越走越窄。

其实,孩子有没有主见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的教育决定的,父母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。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27.jpg

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34.jpg


你的这句话
才是孩子没主见的根源

有主见,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,更是一种生存能力。

然而,不幸的是,很多孩子正是被父母亲手断送了孩子这种能力。

回想一下,平时我们跟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呢?

“不行,不准,不可以”……

经常否定孩子的话,我们说了有多少?孩子有不好的习惯,或者有危险的举动,父母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跟孩子沟通,没有问题,但这样的话尽量少说。

孩子在2岁之后,会经历一个重要的敏感期,即“自我意识敏感期”。

这时候,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,他会常常把“不”挂在嘴边,来向父母表明“我要自己做决定”的态度。

如果孩子做决定的时候,父母进行阻止或批评,孩子就会感到无能、怀疑自己。

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不敢做决定,害怕父母的责备,害怕承担后果,更怕父母不再爱他们了。

渐渐地,孩子不敢说出内心的想法,不能尊重自己的感受。

他们压抑、听话、讨好,长大后,缺乏独立判断,没有主见,人云亦云。

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37.jpg

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39.jpg

养育孩子
不要养成没有主见的“优秀绵羊”


热播综艺《朋友请听好》里有一期,易烊千玺读了一封信。信是一名25岁的研究生写来的:

“我已经25岁了,可是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,因为我妈管的太严了,让我没有独立的感觉。”

“我现在都读研了,还被要求每天11点前回家。”

“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,都是妈妈给我买的。”

看到信中的内容,大家除了吃惊就是震惊。

一个从小就被安排、被掌控的孩子,最为可怜。

即使长大了,被“安排”成功了,也是一个没有主见、任人摆布的“优秀绵羊”。

养育孩子,不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没有主见的“优秀绵羊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42.jpg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46.jpg

四个方法,养育有主见的孩子


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主见,下面四个方法,值得借鉴。


1. 给予孩子选择权

一个有主见的孩子,其实就是会独立思考、会选择的孩子。

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,而是需要父母在生活中,多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,再进行引导和教育。

《自驱型成长》一书中写道:“孩子需要先练习作出决定,随后才能掌握怎么做出正确的决定。”

不要总是安排给孩子“绝对正确”,让孩子自己去选择。

哪怕不是最好的,也足以锻炼他的自主能力。

给孩子赋权,就藏在一件件日常的小事里。

出门前,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;看书时,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读的故事;给了孩子零花钱,就让他自己决定怎么用……

你放手给孩子的每一件小事,都能让孩子感受到“自我”的力量,长此以往,积少成多,就能滋润孩子一颗坚定自我的内心。
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49.jpg


2. 尊重孩子的“独立特行”


倘若你足够细心,就会发现,孩子自2岁开始,乃至1.5岁左右就喜欢说“我自己来”,孩子是在向成人表明:“我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”。

孩子在“工作”中才能成长,才能更好地发展其心智。

教育就应该打造一个以孩子为中心,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“儿童世界”。

要知道,“请帮助我独立完成”,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。

作为成人,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做,自己去思考,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、认识他人。

当你发现孩子有点“独立特行”,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的时候,就大胆放手,让孩子去尝试、去探索。

除开“放手”之外,还应给予“最少的指导、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”!放手让孩子去做,孩子才会进步,这才是成长。

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所说:“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。”



3. 允许孩子犯错


有时候,孩子没有主见,缺乏自主性,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太过“能干”。

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计划好,小到日常穿什么衣服、吃什么零食,大到报辅导班、兴趣班,完全由家长一手操控。

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,走一些弯路,替孩子做打算,本意是好的。

但路毕竟还得靠孩子自己来走,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,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
只要孩子选择的大方向没有原则性的错误,家长应当适当放手,让孩子自己去试错。


微信图片_20240621094453.jpg


4.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


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,孩子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力,坚持自己的选择,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。

因此,平日里家长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,不要打着“为你好”的旗号,总是各种否定、贬低孩子。

不重视孩子的感受,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,这是亲子沟通的大忌。

之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,剧中的齐明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;每当看到她被妈妈否定的样子,都无比让人心疼。

选了自己喜欢的裙子,妈妈嘲讽她没眼光,换成别的颜色后,妈妈又说她没主见;

工作后成为一名记者,只要一和家里通电话,妈妈就嫌弃她的工作没编制,不稳定;

攒钱买了自己第一辆车,开开心心带妈妈兜风,没想到妈妈嫌她的车太便宜,丢人。

久而久之,曾经那个骄傲又坚定的明月不见了;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畏首畏尾,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女孩,就像妈妈说的那样。

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,最终也会变成父母口中的样子。


心理学家威廉·杰姆士曾说:“人性最深层的需要,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。”

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也曾说:“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,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,这个人才算活过。

相反,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,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。”

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,就是不事事依附,有主见。

你的教育方式,决定你将拥有一个怎样的孩子。

来源:男孩派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你好,这里是越州传媒官方网站!请不要发违法、违规、广告类帖子。谢谢你的理解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x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关注抖音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